童年回憶


不知正在閱讀的你,有沒有問過生於香港50至60年代的家人們,是如何長大呢?



50至60 年代香港社會經濟情況不佳,婦女們需外出工作以補家計,托兒所服務急不容援。香港崇真會有見及此,決定開辦托兒所應社會需求,1962年,在新蒲崗安強大樓購置四間單位,並於1963年9月開辦第一間托兒所「安強托兒所」,由德國兒童會資助開辦費,由香港崇真會直接管轄,後遷到鑽石山鳳德邨為現時校址。

 
1963年,安強托兒所於新蒲崗位置

2025年,前安強托兒所位置仍然存在 (新蒲崗康強街51-65號)


香港崇真會自1963年成立第一間托兒所後,繼續發展托兒所服務,

1968年12月開辦「安康托兒所」 - 位於深水埗、後遷到深水埗順寧道。

1976年11月開辦「安仁托兒所」 - 位於白田邨、後遷到大埔富善邨。

1981年12月開辦「安寧托兒所」 - 位於順利邨、2008 年停止服務。

托兒所服務初期,經濟方面由德國兒童會及海外捐款資助,直至1974 年4月開始全部接受政府社會福利署資助。

讓我們看看托兒所的生活!

 
    這麼多人喜歡玩搖搖船!

    祈禱食飯囉!

 
    外籍宣教士顧眷裨姑娘為孩子清潔傷口。

 
    午睡時間,孩童一排排睡在地板上。

 
   除了食與玩、還有學習時間。

    有時也會到外面進行戶外活動。這麼長的木馬,你見過嗎?

    嘩!是孩子們最期待的生日會,除了水果、生日蛋糕、還有紅雞蛋呢!

    生日的小壽星,都會帶上一頂生日帽。


為配合教育與照顧並重的宗旨,1986 年社會服務部獲社署批准將轄下「托兒所」改為「幼兒中心」。隨後,本會亦開辦了幾間幼兒中心:

1993 年,開辦「安基幼兒中心」,位於黃埔。

2000 年,開辦「安怡幼兒中心」,位於油塘。

2019 年,開辦「安頌幼稚園」,位於水泉澳邨。

2020 年,更首次開辦為 0 - 3 歲嬰兒提供長時間全日制幼兒照顧服務,名為「恩樂園」,位於沙田碩門邨。


【威水史】

1990年5月1日,前港督衛奕信爵士夫人曾參觀位於大埔富善邨的「安仁幼兒中心」,並說:「志願機構在幼兒服務方面的貢獻很大。」當年的星島日報及華僑日報都有刊登相關文章。




其後,前港督衛奕信爵士夫人亦親手寫信,感謝前會長薛磐基長老、前社會服務部執行委員會主席練日新先生、幼兒園的職員及學生當日的接待。